【字裏行間】古遠清走矣
###41:28 来由:休闲阅读(143)
2010年秋,字裏古遠清自武漢來,行間喝杯咖啡是古遠免不了,但在此之前,清走他必纏我去吃碗雲吞麵或魚蛋粉,字裏這是行間他的「香港至愛」。飲咖啡時,古遠他從包中取出一部書:《海峽兩岸文學關係史》(福州:福建人民出书社,清走2010年4月),字裏這是行間部剛出书的新書,他笑說:「這是古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專書。」並牙擦擦說:「資助十萬!清走當然是字裏人民幣!嘻嘻。行間」

黃仲鳴
2010年秋,古遠清自武漢來,喝杯咖啡是免不了,但在此之前,他必纏我去吃碗雲吞麵或魚蛋粉,這是他的「香港至愛」。飲咖啡時,他從包中取出一部書:《海峽兩岸文學關係史》(福州:福建人民出书社,2010年4月),這是部剛出书的新書,他笑說:「這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專書。」並牙擦擦說:「資助十萬!當然是人民幣!嘻嘻。」
十萬元研讨金,對一個退休传授來說,當然是大數目。不過,環顧當年,對兩岸文學有見聞、有見識、有研讨的學者,確是少見。何況,他所寫的,有關這方面的論文也鮮有擲地有聲的大著。專案獲批,自是「理所當然」;但不久,他的「自得」卻「煙消雲散」了,感触「有點顺手」。我問:「資料難求?」他點點頭:「最紧张的,還是立點和立論的問題。」不錯,這怎样斷定?
他終將問題逐一迎刃而解,回答就在這部新鮮熱辣的作品,一部41萬字的大著。
古遠清研讨港台文學有成。但他的香港文學作品,每受我批評,他亦不以為忤,真虛心也;並誠懇追索資料。他每出一部書都不吝郵費,寄來求「指正」。這部關係史,我對這課題不大熟識,怎指正?於是略翻翻,遂置之書架。
這天,12月28日,據中國作家網音讯,他已於12月27日因染疫去世,享年81歲;而最令人傷感的是,他的太太亦已逝世。兩夫婦之去世,只差四天。在書齋呆坐,就看到他這部書,已封塵矣。取之,讀之,一個退休、預備「回家賣紅薯」的老漢,一字一字寫了41萬字,真不知陈旧漢的精神何來?
他當年所說的「立點」,看這書後釋然。他說:
「這部書鮮明的特點還表現在它以年鑑的方法,引領讀者從宏觀視野剖析兩岸從軍事對抗到關係和緩時期,台灣政局與兩岸文學關係曾發生過的風雲大事和文學論爭,此中每章每節均可獨立成篇,但又相互聯繫,構成一個整體。」
由此推論,古遠清是將各個小課題,搜集資料,再而剖析寫成。每章的每節,都是一篇小論文,如〈魯迅在台灣交的「華蓋運」〉,如〈「盜火者」瘂弦和林海音〉,如〈余光中:重寫文學史的先行者〉等等。另如〈大陸的台灣文學研讨〉、〈台灣的大陸文學研讨〉,古遠清每章每節,都提綱挈領,引述資料,讓故意人可據此而深化探討。
今古公已去世人矣,他的言行笑貌,迄在腦海迴旋。我出书《香港文學大系·普通文學》卷時,適值他來港,遂簽送一冊給他。回武漢後不久來信,說我的〈導言〉可觀,可略改給他在學報登载。我看後沒反應,他又來信說:「你做人真低調!」真的,我既無古公為文的勤力,又無甚動力,他曾邀我往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演講,並可把臂暢遊一番,我也拒絕了。於今想來真遺憾。
讀文匯報PDF版面上一篇: 阿拉伯国度庆贺天下杯汗青性成功
下一篇: 犯猥亵罪夫君出狱后违背禁令当锻练